2021年ICI統計數據,2020年末,美國企業年金(包括DB和BC)總額20.1萬億美元,個人養老金(IRAs)賬戶總資產的估計值為12.2萬億美元,占2020年美國GDP總額21.48萬億美元的57%。相比之下,我國個人養老金市場的發展前景極其廣闊。市場各方也從增強政策的吸引力、簡化稅延抵扣業務流程、加強養老投資教育工作等多維度建言該業務的大發展。
易方達基金FOF投資部基金經理汪玲表示,我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的頂層設計及一系列配套政策仍在建設中,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個人退休賬戶(IRAs)及其配套稅收優惠政策,對第三支柱的發展至關重要。第三支柱養老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國家大力引導,在全社會形成一個人人都愿意投資養老的社會氛圍。從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這四個方面的定調來看,希望盡快建立個人養老賬戶制度,并給予有吸引力的稅收優惠。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基金分析師姚慧表示,根據美國發展IRAs的經驗、我國稅延型養老保險的試點成效、及養老FOF相對更受歡迎的實際結果,制約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第一、制度尚需完善;第二、全社會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使不能再單純依靠國家養老金養和個人儲蓄養老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可行的解決方案是:第一、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投資選擇增加,特別是增加一些收益更有吸引力的養老產品,例如權益類產品;第二、關于個稅遞延,年度12000元的延稅額吸引力不足,大幅提高限額上限可能是破局之法;第三、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相互打通,應該也能提高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意愿。在所有的政策、制度進一步完善的同時,投資者教育也刻不容緩。更多金融產品入局,也就意味著更多金融機構可以參與到投資者教育之中。姚慧表示。
多位人士都提及較強養老投教工作和提高稅收優惠力度。華夏基金也提到,從此前實踐看,稅優力度激勵不足和流程繁瑣被認為是稅延養老險試點效果未及預期的重要原因。建議可以考慮提升個人繳費稅前扣除標準,增強政策的吸引力,同時進一步簡化稅延抵扣業務流程,提高業務便捷度和透明度。此外加強養老投資教育工作刻不容緩。
如平安基金養老投資總監高鶯也表示,投資者對養老認識不足,需要加強養老投教工作。從制度層面來說,目前稅收優惠力度不足(6%與每月1000塊兩者取低值),導致投資者繳費率偏低,不足以達到理想中的養老退休收入水平。美國的個人養老金帳戶稅優幅度平均為12%-15%。
此外,廣發基金養老金部表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是為退休人員提供的額外的經濟來源。與第一和第二支柱已進入改革完善階段相比,個人養老金制度雖然頻頻有政策呼聲,但發展相對滯后,未來制度推廣仍需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在個人養老金賬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和通盤考慮。
首先,充分合理的財稅優惠政策是保證第三支柱參與率的首要舉措。其次,普惠養老屬性是打造第三支柱專屬產品的基本要求。第三,培育國民養老金融素養是提升個人養老金服務范圍的有效手段。金融機構應更好地讓養老金投資者了解養老投資的本質,改變重產品銷售、輕理念傳導的局面,進而幫助養老金投資者盡早建立養老儲備意識并作出合理的養老投資選擇。
本文標題:個人養老金市場廣闊,多維度建言大發展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48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