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退休潮登上熱搜,據統計,從目前到未來10年,中國平均每年將有2000萬人退休,退休后,就是要為這部分人發放養老金。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幅度是4%,2021年平均月養老金為2987元,不考慮其他因素,2022年平均上漲水平是每月119.48元,調整后,今年的平均養老金水平預計是3106.48元。10年每年增加2000萬退休人員,一共就是2億人,不考慮上漲,僅發放按照3106.48元計算,養老金支出需要6212.96億元,這還是只是一個月的支出。退休人員增加,但是我國目前新增人口的數量卻處于下降狀態,2021年全年只增加了48萬人,跌破1%,創60年新低,意味著未來青壯年勞動力將更少,支撐大量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將難上加難。
為此,明年養老金能否上漲,以及是否會三連降,低至3.5%等問題成了網友熱議的焦點。
首先,明年養老金是否會上漲,我認為是會的。
第一,物價和工資今年物價繼續上漲,并且已經出現高于同期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去年同期上漲僅有1.1%,與今年前五個月對比,6月份也是上漲最高的水平。
最低工資水平全國31省均已上調,最低工資影響平均工資的核算,工資上漲后,未退休人員到手的收入就將提高。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就明確要求了,要根據物價和工資變化調整養老金。
第二,公平性原則養老金調整對定額調整,要求對同一地區按照一個標準發放,掛鉤調整是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就是為了體現公平性。目前基本養老金已經連續18年為退休人員上漲;除了已經退休的人,還有大量正在參保中的人,根據人社部今年第二季度的發布會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底,我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4億人,如果明年突然不上漲養老金了,對于已經退休并參加養老金調整多年的人,和未退休的人,就是區別對待,養老金發放公平性將受到質疑。
第三,要促進更多人繼續參保人社部今年第二季度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了我國的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4億,十四五規劃中對養老保險參保率的覆蓋上,預期是到2025年要達到95%,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后,全國人口已經超過14億,也就是說,參保人數至少超過13億才可以達到預期目標。要促進更多人參保,提高養老基金的收益,對于老百姓而言,要花錢投資,肯定要看到收益才會交錢,現在大家積極參保繳費,就是為了退休后,可以每個月領取養老金,以及每年能參加養老金調整,養老金不漲,意味著大家只能領到自己和單位存進賬戶的錢,還不如存銀行劃算,至少有利息。如果發現交養老保險也沒有預期回報,參保人減少后,養老基金賬戶將是收不抵支。
其次,養老金調整幅度從2018年~2020年三年間均保持上調5%幅度,從2021年開始,是三年后首次再降低,調整幅度為4.5%,2022年這一降低趨勢再延續,又降低0.5%,調整的幅度為4%。連續下降兩年后,明年是否會實現三連降呢?會降至3.5%嗎?我認為要看4個條件才能決定:
第一,看物價和工資上漲的幅度要讓老百姓的收入覆蓋物價,收入需要比物價上漲更多,如果說今年到年底,物價上漲水平高于去年,那么養老金上調幅度可能不會繼續下調。另一項是工資上漲,要平衡在職和退休人員的收入水平,工資上漲過多,未退休人員收入高于退休人員,很多人會覺得不公平,就需要提高養老金待遇,保證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反之,如果物價、工資上漲幅度很低,為了控制通脹,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調整幅度還是要隨著物價走低而下調。
第二,退休人員不全都是領取職工養老金很多人覺得可能會降至3.5%,就是覺得退休人員數量多,以后每年要增加這么多人,那么養老金賬戶的壓力將很大,為了保證長效發放,可能需要降低調整幅度,以維持發放和調整。但實際上,養老金其實不只有職工養老金,還有城鄉居民養老金,賬戶是分開的,這每年增加的2000萬退休人員,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屬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807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4797萬人。居民養老保險參加人數超過職工養老保險參加人數近6000萬。職工養老保險的發放壓力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第三,養老基金收支和結存養老金是通過養老基金賬戶支取給每個退休人員的,它的收支事關大家的到手的錢是多漲還是少漲。參考2021年養老金調整幅度下降,就是因為2020年因疫情突發,導致多地封控,經濟受損,國家對企業和個人進行保險費減免近一年,養老基金賬戶出現支大于收,結余下降,才開始降低調整幅度的,今年第二季度人社部新聞發布會上暫未公布養老金收支和結余,按照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三項社保費總收入1.87萬億元,總支出1.54萬億元,3月底累計結余7.18萬億元,超過2021年第四季度的6.8萬億,以及疫情之前,2019年的6.85萬億,說明已經轉虧為盈。
第四,個人養老金實施效果和收益規模今年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出臺,實施后,我國將進入養老金三大支柱時代,個人養老金是由個人參保繳費,全部自己進入個人賬戶,并且與儲蓄型的基本養老金不同,個人養老金可以用于購買理財產品,經過市場化運營后,收益空間隨著經濟上行會更大。目前四川成都已經率先公布了要試點的要求,個人養老金政策中也提及會先在部分城市試點一年,所以,目前個人養老金的規模不會很大。對于未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和農民、以及靈活就業人員,短時間主要還是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而退休人員們,按照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要求,領取這筆錢的時間是在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時候,所以,退休人員們無法享受個人養老金。因此,不能因為個人養老金的實施,就繼續降低基本養老金的漲幅。
綜上來看,明年養老金上調是無懸念的,但是上調幅度可能未必會繼續下降,大概率會保持4%,或者隨著疫情防控越來越好,經濟回溫加速后,繼續提標也是有機會的,因此,建議大家還是需要繼續參保,給自己做好未來退休后的保障。
本文標題:最大退休潮降至!平均每年2千萬人領養老金,明年會上調3.5%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60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