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退休人員,都是平民百姓,每月有養老金領其實本身就很滿足了,兩老口退休后每月養老金加一塊兒有6000多元,平均每人每月達到了3000元左右,已經超過了全國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沒有總是去抱怨的必要。
在我們沒有退休之前,總是看到周圍的朋友這個養老金五六千,那個朋友七八千,可是當自己退休后,發現自己的養老金每月只有兩三千,于是心里覺得不平衡,開始抱怨這抱怨那,本人也知道抱怨沒有用,既不能解決自己養老金增加的問題,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那為什么還要去抱怨呢?
抱怨本身就是人類本能的反應,有的人喜歡抱怨,心里的苦說出來,抱怨出來也許自己會好過一點,舒服一點,心理上取得了一定的平衡,或者說能得到家人或是朋友的理解,這是一種心理需求,抱怨是一種渴望得到安慰的心理過程,抱怨也是釋放自己不滿情緒的方式。
但有的人不管遭受多大的委屈,自己有多少不滿意,只是一個人默默在心里承受,抱怨的人雖然讓人煩,但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泄,也許對自身身體和心理健康更加有利;反之不喜歡抱怨的人,喜歡獨自一個人承受各種痛苦的人,由于情緒得不到有效的發泄,對身體和心理健康反而是有害的。當然是不是這種情況,由于我不是心理醫生,也不懂心理學,只是一種對社會現象觀察之后得出的膚淺認識。
老兩口養老金加起來每月6000多元,實事求是地講不算很低,但人都是喜歡攀比的,特別是自尊心比較強的人更是如此。在我國的退休人員中,還有很多從民營企業退休的人,還有很多靈活就業退休的人員,這些人之中,大部分人的養老金只有1000多元,但是他們很滿足,很知足。
現在養老金比較高的人,大部分都是原來的體制內的人,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的職工,這部分人不管制度怎么改,由于他們有一個好單位,好工作,老制度這部分是可以退休,新制度這部分人在職時的工資高,工齡比較長,養老金比較高。除了基本養老金外,人家還有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金,還有存款,還有幾套住房,退休后原單位還有一定的補貼。
但是對于今天絕大多數養老金比較低的人,體制內的人要么是工齡比較短,在職時工資比較低,職位比較低的人;體制外的絕大多數是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這些人按照老制度不屬于退休的群體,是沒有資格享受退休待遇的。但隨著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這部分人通過單位繳納養老保險,也可以像體制內的人一樣,享受退休待遇了,享受基本養老金了。少是少了一點,但國家每年都要調整,與過去的老人相比,自己也是比較幸運的。
對于養老金的高低,每個人的認識不一樣,對待養老金高低的方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老兩口每月養老金加起來達到6000多元,已經超過了全國的平均養老金水平,在全國的范圍內來比較,至少也是一個中等的養老金水平。想想那些每月1000多元的人,想想那些沒有養老金的人,想想那些身體有病的人,估計自己的自信心就會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老兩口每月養老金加起來達到了6000多已經不算很低,如果不需要再去買房買車,單純地解決退休后的生活問題,這是完全足夠了的,只是有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感覺,不過人心要懂得知足,最重要的還是要身體健康,健康的身體才是退休老人最大的財富。
本文標題:夫妻兩人退休后養老金加一塊只有6000多,老婆總是抱怨怎么辦?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288.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