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不管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其醫療保險費用都存在個人賬戶和醫療基金賬戶之分,兩個賬戶的是獨立管理,互不擠占。到醫院看病時,如果個人賬戶使用完了,屬于個人自費的支付的費用,只能使用現金來支付。
按照各地醫療保險制度的規定,凡是按照統賬結合模式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都要建立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在崗職工個人按比例繳納的2%,靈活就業人員按比例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二是單位繳費部分按比例劃入的部分;三是個人賬戶產生的資金利息。
個人賬戶的返還除了返還比例以外,更重要的是還要看返還的基數,返還比例是按照參保人的年齡結構,結合統籌區的規定來執行的,最低的返還比例也會超過2%,最高的可以達到4%左右,返還的基數基本上按照個人的繳費基數來返還的,退休人員是按照本人的養老金或是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來返還的。只有重慶市的退休人員返還的基數是按照2018年的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60%作為返還基數,這也是比較特別一種返還方式。
醫療保險的個人賬戶,主要是解決門診費用問題,比如到定點藥店去買藥的費用,到醫院門診看病的費用等。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制度還沒有建立和實施的地方,目前普通的門診費用,在個人賬戶余額使用完以后,只能個人使用現金來支付,統籌基金賬戶是不予支付的。
如果是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已經建立和實施的地方,普通門診的費用,可以按照最低50%的比例,由醫保基金來支付,余下的50%由個人賬戶來支付,個人賬戶余額使用完了就只能用現金來支付。
比如,按照四川省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辦法》的規定,調整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結構后,增加的統籌基金主要用于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將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醫院、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政策范圍內普通門診費用、購藥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其保障的方式是,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在職職工起付線 為200 元、退休人員 為150 元,起付標準以上的門診費用,支付比例為三級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藥店 50% 、二級及以下定點醫院60% ;退休人員在上述相應支付比例基礎上提高 5% 至 10% 。年度支付限額由各統籌地區依據基金運行情況確定,退休人員年度支付限額可適當增加。
四川的方案是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執行,但要求各個統籌區的實施細則,要在2022年10月之前出臺,在2023年的1月開始執行。也就是說,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建立并實施的地方,在門診看病或是到藥店買藥,今后都可以至少報銷50%左右的藥費。
個人賬戶除了在門診使用外,生病住院時個人賬戶還可以用來支付門檻費,也就是起付標準,支付醫療統籌基本報銷后需要個人自費的費用,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費用等。但是個人賬戶余額使用完了的,只能用現金來支付。
綜上所述,個人賬戶余額在門診看病或是買藥時,使用完了的只能用現金來支付;因病住院或是特殊門診看病時,需要個人自費的費用,如果個人賬戶余額使用完了的也只能用現金來支付;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制度建立和實施的地方,屬于個人支付部分,個人賬戶余額使用完了的,也只能使用現金來支付。
本文標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用完了,看病一定要自己支付現金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24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