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盤錦通過七抓實現了養老服務一體化、均等化、專業化、標準化、智慧化、產業化六化發展,養老服務工作已經躋身全省第一梯隊,成為省內養老設施覆蓋面最廣、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推廣速度最快、爭取改革試點數目點位最多、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最大的城市,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數不斷增強。
抓設施建設,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堅持全域布局、整體覆蓋、點面結合、錯位發展原則,以縣區為龍頭,鄉鎮街道為核心,輻射村社區,因地制宜加強養老設施建設,現有縣區級以上公辦福利機構5個、農村敬老院13個、民辦養老機構36個。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12個、老年服務中心244個、農村互助幸福院285個,實現了529個村社區養老設施全覆蓋,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體系構架。
抓平臺建設,實現智慧養老服務。
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開通6512349養老服務熱線,線上線下相結合提供養老服務,有效整合社會各類養老服務資源,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板塊納入平臺統一調配。平臺搭建了政府、百姓、服務商互聯互通的信息橋梁,使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服務商的經營范圍得到拓展、居家老人足不出戶即可安享服務,構成了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形成了無圍墻的虛擬養老院。
抓上門服務,開創居家養老新模式。
重點開展了以助餐、助行、助醫、助浴、助潔和日常護理為主要內容的五助一護基本服務及7大類近60項上門服務。連續三年,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重點為全市1100多名失能、半失能的低保、低保邊緣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全市50%的公辦養老機構已經向居家和社區延伸提供康復保健、配餐上門等服務,發揮了資源的最大效應。依托全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一年來完成政府采購居家上門服務54000多單,服務金額2650000多元。
抓人才培養,提升養老隊伍能力素質。
針對養老護理員相對短缺、層次不高、專業化不強的實際,大力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培訓學校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予以補貼,并努力提高養老護理員待遇,確保留得住人才。從2019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培訓1000名養老護理員,以老年人日常護理、安全防護、飲食用藥等為重點內容,逐步實現專業培訓、持續上崗目標。
抓品牌服務,形成百家爭鳴良好局面。
堅持對內培育和對外引進兩手抓,一方面大力培育發展本地養老服務品牌,發揮于素玲團隊的名人效應,擦亮雙臺子區福利院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強遼河養老公司本地企業,用活遼油寶石花醫院養老資源,釋放興隆臺區好姐妹家政養老服務潛能;另一方面,積極吸引有實力、有愛心的企業參與養老,通過市場手段引進國內知名的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的養老服務機構。
抓三社聯動,建立為老服務長效機制。
夯實社區基礎平臺,強化社會組織載體,發揮專業社工優勢,實現三社聯動為老服務。重點為留守、空巢、失獨、病殘、失能、高齡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精神慰藉、情緒疏導、危機干預、關系調適、社會參與等服務。積極培樹最美銀齡管家,培育老年志愿服務群體,激勵老年人老有所為、退而不休、發揮余熱。
抓農村養老,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盤錦在實踐中多方嘗試、積極探索,形成了三種模式:扶持老年協會搞自治,讓老年協會運營互助幸福院實現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助推民宿旅游與休閑養老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旅游+候鳥式養老;依靠村委會作兜底,設立公益崗、安排專項經費抓好一老一小統籌服務。2019年全省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現場會在盤錦召開,我市農村養老的經驗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廣。
本文標題:盤錦通過七抓實現養老服務一體化,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數不斷增強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53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