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年老體弱,退休后最大的需求就是健康,減少老年病早生早發,力求晚發遲發、少發不發,追崇健康長壽。數據顯示,我國2.64億老年人中,約有1.8億患有一種或者多種疾病,失能、半失能老人超過4000萬。而目前我們的專業養老機構數量偏少,往往是一床難求。因此,大部分老年人把居家養老作為第一選擇。
老年人大多選擇居家養老,這就為他們所在的社區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筆者認為,我們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該把握好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定位要求,全方位提升社區(村)、鄉鎮的養老服務能力。各級地方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更好地統籌資源,加大為老年人服務的社區(村)、鄉鎮日間照料及助餐助潔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增加社區養老服務供給,積極探索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模式,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過程中,應著重發揮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激發各類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一是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伴隨著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家庭在養老方面的支持功能雖然趨于弱化,但家庭成員在養老服務尤其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作用仍難以替代。必須加大政策支持和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家庭成員在滿足老年人情感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充分調動相關行業市場經營主體的積極性。醫養康養相結合,意味著養老服務所涉及的行業從傳統的老年人護理和老年醫療拓展到了健康教育、適老環境改造、老年人技能培訓、老年人旅居等多個行業,為這些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應當充分調動這些行業中市場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使其在服務好老年人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三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尤其是老年人組織的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服務,并將其作為老年人擴大社會參與、促進自我實現的重要平臺,增進老年人身心健康與社會認同;四是充分發揮低齡健康老年人的作用。在老年人群體中,低齡健康老年人具有較強的社會參與意識,可以成為養老服務的補充力量??梢酝ㄟ^設立時間銀行、成立老年人志愿服務隊等多種形式,發揚互助傳統,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為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據報道,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省各地把關愛老人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鷹潭市陸續打造、完善447個社區互助養老中心,將養老中心和市場經營主體嵌入社區,把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資源整合到同一平臺,讓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到專業化養老服務的同時,還維系了老人原有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對老年人居家養老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這些經驗值得推廣。
本文標題:養老服務社區大有可為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43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