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邦華表示,在普惠性養老服務方面,《規劃》強調政府要支持增加供給,提出要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推動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設施,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1月11日 澎湃新聞)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并處于老齡化不斷加深的階段。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64億,占總人口的18.70%。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根據全國老齡委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萬,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約為16.6%。換句話說,我國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無法自理。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養老特別是空巢老人養老成為一大社會難題。
養老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發展全局、億萬百姓福祉。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于日前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相較于十三五時期的基本公共服務規劃,大幅增加了養老服務的內容,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部署、積極回應老齡化社會對公共服務的新挑戰和新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之舉,必將助推養老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我國老年人口體量較大、需求眾多,養老服務供給難度可想而知。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只有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針對這一需求,十三五時期,民政部和財政部在江蘇、北京、浙江、廣東、四川等地部署開展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先行先試,推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取得了很好效果,讓眾多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愿望成為現實。此次《規劃》提出,推動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既保留了家庭養老的優點,又強化、拓展了日常生活、醫療保健、社交等養老服務供給。
養老服務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是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應有之義。各地區、各單位要圍繞推動落實《規劃》,堅持城鄉養老服務一體推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充分聽取老百姓的訴求,除了繼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外,還應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同時,運用互聯網+思維,積極探索打造虛擬養老院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等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有照料需求但未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急、助潔、助醫四個套餐的全程標準化、規范化、優質化的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加快推動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盡快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享受高品質的晚年幸福生活。
本文標題: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令人期待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31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