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日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成都市民政局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了《成都市關愛居家和社區老年人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不同年齡段的居家老年人最現實、最根本、最急需的養老難題,從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5大重點領域明確了具體措施,并提出,到2025年,使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城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更加完善,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生活品質明顯提高,全市養老服務供給更加豐富,居家社區養老緊急救援系統更加完備。
■推進老有所養
實現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愿改盡改
《方案》提出,要優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功能。建設街道級樞紐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普惠優質的日托、全托、醫養、助餐及居家上門服務等。提升已建成社區養老院護理能力,對養護型、護理型、認知障礙癥照護型、安寧療護型等功能型社區養老院給予建設和運營補貼政策傾斜。2022年制定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完善養老服務和養老設施補貼政策,建成35個街道級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到2025年,實現全市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鎮建有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社區養老院護理型床位占比達70%。
要增強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能力。為經濟困難且有照護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建設家庭照護床位,讓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熟悉的居家環境中享受專業照料服務。2022年建立統一的老年人照護需求評估標準,建設家庭照護床位不少于5000張。到2025年,建設家庭照護床位不少于7000張,長期照護保險待遇持續穩步增長,失能人員照護質量穩步提升。
守護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安全。按照一戶一方案的原則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前提下,實現散居特困、低保及低保邊緣以及計劃生育特殊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愿改盡改。2022年,資助5000戶有意愿的空巢獨居老年人家庭安裝居家安全監護設備,推動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1500臺。到2025年,推動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4500臺,居家社區養老緊急救援系統更加完善,兜底保障對象周探訪率達到100%。
■推進老有所學
將實現老年開放大學分部全覆蓋
根據《方案》,成都將實施老年教育擴容培優計劃。以成都開放大學和全市社區教育四級體系為主陣地,以各類老年大學為補充,健全我市老年開放大學辦學網絡。2022年制定并出臺《區(市)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老年教育網絡建設指導標準》,區(市)縣老年開放大學分部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100%的鎮(街道)建有老年教育學校,60%的村(社區)建有老年學習點,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40%以上。
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動員各類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支持民間資本或個人舉辦老年大學,鼓勵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利用場地閑置時段開展老年教育,切實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2022年出臺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的實施辦法,通過多元主體開辦老年教育機構來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到2025年,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的制度機制基本健全,我市新增多元主體舉辦的老年大學不低于20所,新增學位5萬個,銀發樂齡人才庫入庫不低于1000人。
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將創新老年教育形式,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廣泛開展惠及老年人的智能技術應用培訓,依托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我教爺爺奶奶用手機親子活動,使老年人愿用、會用、樂用智能技術。
■推進老有所醫
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體檢
《方案》明確,將強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根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設計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加強家庭醫生對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導。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到2022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90%,各區(市)縣至少選定一家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以老年患者為重點人群提供居家醫療服務。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92%,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不低于60%。
推動醫養結合服務向社區居家延伸。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醫療衛生設施同址或鄰近設置,編制區域衛生規劃時為養老機構舉辦或內設醫療機構留出空間。2022年,醫養結合服務相關制度、標準、規范基本完善。到2025年,醫養結合相關制度、標準、規范更加完善,醫養結合機構醫保結算制度更加科學。
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重點圍繞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務、老年友善環境4個方面優化老年人就醫環境,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就醫服務。2022年,全市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衛生機構創建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比例達到80%,到2025年,全市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衛生機構創建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比例達到85%以上。
■推進老有所為
加強銀發人才創新創業服務力度
《方案》提出,要搭建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平臺。開展社區低齡老年人守望高齡老年人志愿互助活動,鼓勵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走出家門,主動融入各類興趣組織。重點依托老年體協開展適老性體育活動,城市社區每年舉辦不低于1場老年體育活動。開展銀齡行動,動員基層老年協會、老年體協、關工委等組織機構,為具有專業知識和經驗優勢的五老人員搭建參與服務社會的平臺。2022年,新組建老年志愿服務隊23支,年活動參與人數不低于1000人。到2025年新增老年興趣組織達到300個以上,每個區(市)縣新打造老年志愿服務品牌3個以上,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的水平顯著提升。
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積極搭建老年人才市場,促進老年人與用人單位供需對接,加強銀發人才創新創業服務力度。支持用人單位設立適合老年人的工作崗位及彈性工作制,鼓勵更多低齡、健康、有能力的老年人繼續工作。2022年向社會發布急需緊缺崗位清單,為有就業意愿老年人提供就業機會。到2025年,積極的老齡觀點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各類老年人才持續發光發熱的機制。
深化互助養老時間銀行試點。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2022年實現區(市)縣時間銀行試點全覆蓋。到2025年,時間銀行志愿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更加完善。
■推進老有所樂
打造更多適宜老年群體的服務空間
為推進老有所樂,《方案》明確,要逐步實現全市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設施免費或優惠向老年人開放,實施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管理風景名勝景區等旅游景區景點,對老年人免收門票或門票半價優惠。2022年發布成都市老年人免費和優惠景點、公共體育場館清單,完善文化場館旅游景區無障礙設施,緊扣老年群體文化需求,積極打造更多適宜老年群體的服務空間、服務項目、服務機制。到2025年,老有所樂支持政策更加豐富,向善、向上、向美的老年文化娛樂服務蓬勃發展。
營造老有所樂服務場景,2022年啟動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建設,建設適合老年人運動的綠道健身新空間、社區運動角共200處。到2025年,計劃建設500家養生養老基地,老有所樂服務場景更加多元,探索形成與老年人文化娛樂需求有效對接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完善老年精神關懷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專業優勢,引入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等,依托市社工支持中心和區(市)縣社工服務總站建立老年人心理援助服務隊,引導專業社工機構組建老年人心理關愛志愿服務隊。2022年組建市、區兩級專業老年人心理援助服務隊(志愿服務隊),開發銀齡寶典等專題課程包。到2025年,老年心理服務組織和網絡更加健全,實現心理咨詢、情感疏導、應急干預等服務項目社區全覆蓋。
本文標題:讓各類老年人才發光發熱,成都出臺方案將鼓勵更多低齡老人繼續工作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28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