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是目前老年人首選的養老方式,但其在生活、醫療、精神等特殊需求方面也存在短板。面對我國越來越嚴峻的養老形勢,日前,省政協委員、河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孫士江向大會提出《關于實施網格化養老的建議》,希望通過這種新型養老模式來支撐目前老年人的居家養老。
以我省一項調研為例,孫士江委員指出,目前的居家養老,提供日常照料和簡單家政服務的較多,高效、便捷的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供給仍存在缺口,難以滿足老年人在生活、醫療、精神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我呼吁一種新型模式來支撐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就是‘網格化養老’。孫士江委員說,所謂網格化養老,即為由政府參與主導,借鑒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的經驗,通過開展專項調查,根據老年人的分布狀況,進行健康養老的網格規劃。在城市,老舊小區可以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來規劃網格,新建社區要求開發商在建設時配齊相應配套設施;在農村,以鄉鎮為網格有效整合健康養老服務資源。
網格化養老中的健康養老服務機構,是由政府、國有民營企業、醫院等多方實施建設,充分發揮生活服務、醫療服務、精神服務、娛樂服務等多方面作用,最大限度體現出網格化優勢,實現15分鐘養老圈,讓養老變為享老,讓老年人真正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對于網格化養老助力養老服務,孫士江委員表示,應通過逐步形成以省、市兩級中醫院建成的示范中心為指導,以國有、民辦大型健康養老機構為支撐,以網格化養老為基礎的社會健康養老格局,讓‘老有所養’,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為此,他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是政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財政投入,對從事養老服務的單位和企業進行基本建設和運營補貼;鼓勵銀行、證券、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對健康養老機構的投資運營扶持力度;建立龐大的志愿者隊伍,打造志愿者孵化基地,動員學生等社會各方力量為養老服務。
二是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建設專業化健康養老機構。鼓勵相關國有企業投資設立健康養老機構;破除政策壁壘,創新性地鼓勵事業單位以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健康養老機構,通過自身優勢或與社會資本結合,打造醫養結合式的健康養老模式。
三是依托省、市兩級中醫院,建設兩級養老示范中心。開展健康養老的標準化管理;將老年醫學、健康管理、康復管理、護理管理等各方人才作為急需緊缺人才,納入培訓規劃,為社會養老機構培養、培訓健康養老方面的專業人才;建設運營標本,為政府財政補貼社會養老機構,特別是民營養老機構提供成本參照。
四是搭建智能化健康養老管理系統。鼓勵和支持科研機構研發與健康養老有關的可穿戴設備,將數據匯入中心數據庫,用科技助老手段管理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狀況。
五是進一步完善健康養老服務的標準體系,加強網格化養老的綜合監管。
六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實現醫療機構與基層養老機構縱向資源流動,加快建設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本文標題:2022河北兩會丨孫士江委員:利用網格化優勢實現15分鐘養老圈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zhengce/1425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