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相信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著恐婚恐孕的想法,也聽過很多過來人的建議,都說養育子女是為了防止老了無依無靠。人步入老年,身子骨也大不如從前,退休以后也正該是享福的時候,如果有子女陪伴在身邊確實能夠過得舒適些。
可當初秉持著養兒防老的他們,在真正步入老年時,卻變得無比后悔。
我們都知道,這樣養兒防老的想法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是存在的,畢竟是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來的觀念,子女照顧年邁的父母也天經地義,可是現今社會,很多老人逐漸意識到養兒未必養老甚至人老了還要防兒。
前些日子聽別人說,老家一位鄰居大爺一把年紀了卻搬回了以前蓋的茅房居住,雨季到了,房頂還會漏水。
老人家過得十分不易,獨自一人將孩子拉扯到大,幾年前在縣城蓋了房子,一磚一瓦都是他辛辛苦苦努力得來的,辛苦操勞了半輩子,原本準備安心養老,可現在房子才住了沒多久,就搬出來了。
據了解,是因為老人家的孫子要上小學,為了減輕負擔,兒子將原本的房子賣了,一家三口搬來老人的住所一起居住,原本老人十分開心,孩子在身邊能熱熱鬧鬧的過日子,可是漸漸的也產生了一些矛盾,后來兒子直接不讓他回家,房門鑰匙也用其他理由收走了,據說想去看孫子都進不了門。
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案例每一天都在發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1、月光啃老族越來越多
不知從何時開始,啃老族二字在網上開始流傳,指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就業不進修,整天無所事事,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供養。
根據數據顯示,我們國家有超過一半的家庭都有這樣的情況,原本想要依靠孩子長大以后安度晚年的老人們,卻還要為孩子的工作、家庭等瑣事兜底,年紀越大要操的心卻越來越多。
2、年輕人對家的概念還不夠
就拿現在這一代人來說,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以后,走的路也就不像上一代人那般艱難,然而,對于上一代的人來說,為了不想讓孩子跟自己先前那樣吃苦,就對孩子過于寵愛,想要什么都盡量滿足。
可是這樣長期下來,他們反而覺得這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當父母沒有能力再像之前那樣滿足他們時,還會埋怨起父母,還有很多人待父母年邁以后直接將父母送進養老院,嫌父母拖累自己。
3、現實原因導致
眾所周知,現在的生活壓力也很大,很多年輕人身上背負著許多的包袱,例如:房子、車子、子女的上學問題等等,都需要時間和金錢,很多地方確實需要向父母求助,這樣一來,父母也自然幫忙分擔起了擔子,繼續為孩子操勞著。
那就任由這樣養老防兒的狀態持續下去嗎,又該如何解決呢?
首先,要從子女的觀念入手,從小教育孩子要懂得孝敬父母,子女養育父母是應該做的,可以通過日常言傳身教,對家里的長輩孝敬好,讓孩子意識到并且主動承擔起這份責任。
其次,要盡早讓孩子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不能過分溺愛孩子,進入社會經歷了一些磨難才會懂得生活的不易,才會理解父母。
最后,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錢財并不等同于是他們的錢財,父母對房屋財產等有自己的支配權,要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結語:
養老防兒除了是社會大環境的原因導致以外,還有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好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
假設子女并不能幫父母養老也并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的養老院條件也越來越好,活動也很多,還能在里面結識新的朋友,也是一種快樂的養老方式。
今日話題:你有見過養老防兒的事情發生嗎?
本文標題:步入老年的6070后,最后還是成為了養老防兒的第一批先行者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3182.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