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中都是,父母將我們養大成人后,自己走上工作崗位、成家立業后贍養父母,可現在社會這種局面卻有所改變,很多人即便成年以后仍然難以脫離父母的照顧,這也就形成了一種令人發愁的群體——啃老族。
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詞語有一定的印象,他指的就是那些成年以后仍然依托于父母生活的巨嬰,而現在社會又有一種新型啃老出現了?很多父母被蒙在鼓里,還認為子女很優秀。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尊老愛幼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之一,基本上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說大家都懂得尊老愛幼的道理,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除了要尊重老人、愛護幼小以外,對于自己的父母更是要盡到孝道,這也是一個人的責任和品行。
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對于傳統文化所堅守的態度是取其糟粕取其精華,然而在部分當代人眼里,傳統文化的傳承早就成了一種虛無之言,大家對于孝道的遵守也逐漸有失偏頗。而且不同的人對于孝順的理解也不同,有些人認為孝順就是給父母足夠好的生活條件,讓他們不用為吃喝發愁,有些人認為孝順就是陪在父母身邊,讓他們能夠每天看到自己。
其實在當今社會,的確有不少年輕人都喜歡與父母同住,即便有一些人希望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間,但是在選擇房子時也會選擇那些和父母住在樓上樓下的房型,這樣平時和父母的交往仍然密切,而且也會有專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
但另一方面,現實社會卻也充滿了無奈,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工作上,除了996、007這種超強工作以外,各行各業的內卷壓力也隨之而來,基本上年輕人把大多數時間的付諸于工作上,這讓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照顧家庭,甚至連吃飯都變得緊湊。
如果只是單身一人倒也輕松自如,即便是加班加點的工作,也無需擔心什么,但伴隨著年輕人逐漸步入婚姻殿堂,有了孩子,他們除了扮演領導的員工以外,還需要扮演好妻子丈夫或是爸爸媽媽的角色,這就讓他們更感到心力交瘁。
在上世紀80年代,考慮到國內大量增長的人口給國家發展造成阻礙,那時候我國曾執行過一段計劃生育政策,這也造成了80后和90后一代的家庭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而現在80后家庭中的孩子一般也到了上小學或初高中的年齡段。
在開始學習以后,父母就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關愛和照顧,另一方面上學之后孩子的花銷也會變多,這都需要父母做好萬全考慮。除了管孩子,這些夫妻還需要照顧老人,可面對著自己的房貸車貸和微薄的工資,他們想要兼顧這些也很困難。
在此時國家又鼓勵大家生二胎、生三胎,有些父母考慮到自己只生一個孩子,未來孩子可能會感到孤獨,如果有一天自己和伴侶都離開了,就只剩孩子一個人孤獨的活著了,考慮到這些他們也有生二胎三胎給孩子作伴的想法,可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孩子由誰來帶呢?
父母為了養全家必須都要出去工作,孩子的照顧也就成了問題,此時有一些夫妻便考慮讓他們的父母爸爸帶孩子,這也可以減輕自身壓力。對于這些老人來說,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兒女撫養長大,終于可以過上退休養老的生活。
但沒想到兒女的生活也過得非常艱難,為了幫助這些兒女減輕生活重擔,他們也只能舍棄那些自己曾幻想過的舒適的養老生活,告別工作崗位之后又擔任起保姆的角色。而夫妻二人把接孩子帶孩子的重擔都交給老人,其實也就是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而令人感到心酸的是大多數老年人卻也心甘情愿的被蒙在鼓里,對他們來說,退休之后自己要么只能待在家里,要么就是出去下下棋跳跳舞,但這些生活對比以往總是顯得枯燥無聊,此時能夠多和孫子孫女外孫外孫接觸也非常幸福,兒孫繞膝未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結語可父母存在的這些想法卻也間接助長了部分人的啃老心理。還有一些本應該走上職場的年輕人,就是因為想要享受著有人做飯有人養的生活,他們以考公、考研為借口,一直拒絕出去找工作,而這種啃老的局面也的確讓不少父母感到頭疼,重要的是當這種年輕人越來越多,也會讓社會失去活力和動力。
本文標題:新型啃老出現了?很多父母被蒙在鼓里,還認為子女很優秀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318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