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累計繳納滿15年就可以在達到規定年紀后領取居民養老金,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保障。不過也有部分人因為養老保險繳納的晚不滿足年限要求,或者是一直沒繳納的,就會選擇進行一次性補繳后領取養老金,那么逐年繳納和一次性補繳居民養老保險,有什么區別?
不管是逐年繳納還是一次性繳納居民養老保險,目前最低需要繳納的年限都為15年,二者也是存在比較大的區別的,具體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一、繳費壓力不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進行繳納的,一般繳納人可自己選擇不同繳費檔位,例如繳納人可以選擇500元的繳納檔位,如果之后每年都有500元的檔位,那么每年都可以選擇500元的檔位來繳納,比較平均,且經濟壓力較少。
如果繳納人一次性繳納15年,且當地有500元檔位,則需要一次性繳納15*500=7500元,繳費壓力就會高于逐年繳納。各地的檔位還可能會逐漸提高,也許在一次性繳納時已經沒有500元檔位了,參保人只能選擇高一些的檔位來繳納,經濟壓力會更大一些。
二、養老金發放不同。
居民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養老賬戶儲蓄額/139,個人養老賬戶儲蓄額主要就是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的資金+政府補貼+利息。基礎養老金則為當地政府根據當地的經濟水平等核定的發放金額,不同地區金額不同,每年核定后會直接進行公布。
一次性繳納和逐年進行繳納最大的區別就是,一次性繳納一般是沒有政府補貼部分的,而且也沒有什么利息,也就是說在其他情況相同時,領取到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會低于逐年繳納的用戶。
三、受政策影響。
目前并非所有地區都支持一次性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部分地區只能逐年進行補繳,因此如果大家想要進行一次性居民養老保險繳納,還需要提前了解好所在地政策,以免達到退休年齡后不能進行繳納,無法領取居民養老金。
以上一次性繳納15年居民養老保險和按期繳納居民養老保險的區別大家可進行參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可能隨時發生變化,且不同地區政策均存在差異,大家還需多關注所在地實際公布政策。
度小滿有錢花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
本文標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時繳費和最后一次性補繳,區別大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58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