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被譽為中華水塔江河之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青海省常住人口5923957人,60歲及以上人口為719402人,占12.15%,低于全國平均比例18.70%,從老齡化程度上看,青海人口老齡化程度相對較低。2020年,青海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3.96歲。年紀大了以后需要的是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好在今年的養老金又要漲了。
7月25日,青海在本省人社廳官網發布了《關于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青人社廳發﹝2022﹞89號),決定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本省在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且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目前,青海人均養老金排名全國第四,達到4264元/月,今年上漲4%后,對應人均養老金上漲金額約為171元。不過具體每一位退休人員上漲多少,還得看調整方案。
青海省人社廳官網發布了2022年養老金調整通知
從青海公布的方案來看,仍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來進行。和去年相比,整體呈現為一升兩降,具體分別表現為: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標準提高,定額調整標準下降,掛鉤繳費年限調整標準下降,傾斜調整標準不變,我們具體來看各調整標準如何?
第一,定額調整標準每人每月定額增加基本養老金44元。
去年是增加47元,今年下降了3元,降幅較小。
第二,掛鉤調整標準青海掛鉤調整分別掛鉤繳費年限和基礎養老金調整。
首先掛鉤繳費年限調整部分,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15年以上的,在增加30元標準的基礎上,每增加1年繳費年限,每月再增加2元(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
去年是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今年下降了15元。繳費年限15年以上的,在增加45元標準的基礎上,每增加1年繳費年限,每月再增加3元(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今年15年以上部分繳費年限單價下降了1元,降幅較大。不過,繳費年限長的仍然能比繳費年限短的退休人員多漲一些,只是相比去年會少漲。
其次按養老金水平調整,按照本人2021年12月基本養老金總額的1.1%調整增加(四舍五入到元),低于21元的按21元增加。
去年的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比例是0.8%,低于14元的按14元增加。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強化了多繳多得的激勵原則,給年輕時多繳費、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多漲養老金,鼓勵現在正在繳費的年輕人和在職人員提高繳費標準,有利于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第三,傾斜調整標準青海主要向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高齡老人和企業退休軍轉干部三類人傾斜調整。
首先按照退休人員退休所在地的艱苦邊遠地區二、三、四、五、六類的類別,每人每月再分別增加10元、15元、20元、25元、30元。
其次,高齡老人傾斜調整標準為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
最后對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的調整。繼續按原省人事廳、原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軍轉干部解困穩定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青人軍轉字〔2005〕288號)的相關規定執行。
青海省傾斜調整部分的傾斜調整對象和標準相比去年均沒有變化。
舉例計算:我們再來舉例計算青海今年養老金調整時,能漲多少養老金。假設青海的趙爺爺今年71歲,繳費年限35年,基礎養老金4500元,屬于二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
那么趙爺爺定額調整44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30+20×2=70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4500×1.1%=50元,高齡傾斜調整20元,艱苦邊遠地區傾斜調整10元,總的上漲了194元,漲幅4.3%,高于總體4%的漲幅,上漲水平比較可觀。青海其余退休人員可以按照以上調整標準代入自己的各項數據進行計算,提前看看今年能漲多少養老金。
總體來看,青海各調整標準比較均衡,兼顧了效率與公平。在總體漲幅下降0.5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各調整標準有漲有降有不變,傾斜調整部分沒有變化,體現了養老金調整的重點關懷;定額調整下降較少;掛鉤繳費年限調整標準下降較多,但仍然堅持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同時,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比例有所提高,強化了養老金多繳多得的激勵原則。有利于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多漲養老金,從而鼓勵年輕的在職的人們多繳費,提高養老基金收入,有利于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本文標題:青海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一升兩降,定額調整44元,算算你漲多少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49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