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都說養兒防老,如今變成了養老金防老。
截至2022年5月,我國養老金已經歷了18次上漲,對于已退休人群來說,生活越來越好了,尤其是公職人員。但對于還未退休的人群,他們趕上的卻是延時退休的早班車。
1. 每年2000萬退休人員,最大的退休潮來了?
7月19日,山東、海南相繼公布,2020年版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指明將繼續上調。截至目前,全國已至少有22省份明確養老金上調方案。
養老金上調的同時,我國近年來退休人員數量,也在持續上漲。北京、內蒙古等地每年退休人數都在300萬人以上,浙江高達915萬人。
根據專家測算,于1960年左右出生的男性,將在今年達到60歲的退休年齡,而大多數出生于1970年的女職工也將在近幾年退休。自1962-1997年間,爆發了三次嬰兒潮,與之對應我國將迎來最大的一次退休潮。
退休潮最直接影響是,勞動人口持續大幅下降,未來參加工作的90、00后所繳納的社保,將不足以贍養數量如此龐大的老年人。為此,今年2月,《通知》中明確指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
目前,江蘇和山東已開啟小范圍試點,江蘇作為首個正式實施的省份,規定延遲時間不得短于1年,只要經本人自愿申請、用人單位同意,就能成功辦理延遲退休。
根據此項漸進式方案,專家表示從部分省份試點到正式實施,或需5年緩沖期,最快將于2027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針對此項方案落地,哪批人受影響更大呢?
以退休年齡做測算,70后將會是我國最先開始延遲退休的一批人,與之對應的出生年份為1967、1972和1977年應該注意。
2.已有107人成功辦理,富人集體不愿退休
時間回溯到2020年,山東省發布一項《關于進一步規范企事業單位高級專家延長退休年齡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正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等高級專家人群,可自主申請延遲退休,期限為1至3年,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
據山東人社 部門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07人成功辦理延遲退休。
對于高級專家、企業高管等高收入人群來說,踏上延遲退休的專車,就可以多拿幾年的高工資。巴克萊財富曾對富人如何重新定義退休,展開過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全球60%以上的富豪不愿退休,想長久守在工作崗位。身家在百萬、千萬級的富豪,甚至表示想一輩子奮戰在商業一線。
細數國內外知名企業CEO,七八十歲不服老仍活躍商界的確實不少見。91歲的股神巴菲特,至今仍在投資界運籌帷幄,常年在富豪榜露臉。華人首富李嘉誠,現已94歲高齡,卻還堅持一手操縱自己的商業版圖。
今年6月,李氏罕見露面,攜1.5億捐給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用于生命醫學研究。除了在教育慈善事業上,將筆觸向生命醫學外,李氏在商界也有涉及。今年他盯準了一項由我國科學家首創的全酶法技術,量產的生命科技成果愛沐茵,將其納入旗下屈臣氏。
據悉,該制品剛在618中,交出了銷售量、成交額雙top1的答卷。很多贊成延遲退休的三、四線城市的高凈值人群,為了能夠保存精力、在職場上多打拼幾年,也成為了愛沐茵一類生命科技的擁躉。
財富英雄們想久戰商場,也想像李氏一樣成為生命極客。巴菲特曾說自己想要live forever,為此旗下全球供應鏈巨頭與某生命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瞄準了愛沐茵類制品。64歲的前世界首富貝索斯,花1.16億美元,投資專研抗老的unity biotechnology公司。
3.延遲退休基本敲定,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67億,占總人口18.9%。預計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達3億,我國將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延遲退休的焦慮在于:年齡大了在職場競爭力小、體能跟不上。為此人類長壽基因發現第一人Nir Barzilai博士建議:保持健康的身體,據測算如果延長2、3年健康壽命,不僅能更好地應對以上問題,社會也將節約7萬億美元醫療開支,能夠為養老金減負。
最大退休潮的來臨,催生了延遲退休政策的落地,你準備好了嗎?
本文標題:最大退休潮來了!男60女55退休已過時,已有地區執行延遲退休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42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