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2022年年中,不知不覺已過去了半年,又迎來一年一度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對于既沒有固定工作,又沒到退休年齡的人來說,需要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身份來繳納養老保險。
7月中旬,按照山西省剛公布的2022年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測算標準,最低檔次應繳納8515.2元、最高檔次繳納42580.8元,比2021年繳費金額有了明顯提高。即便您每月工資收入只有1800元,也要按社會平均工資3548元的標準,來乘以系數計算繳費金額。
值得靈活就業人員高興的是,受到疫情和經濟不振影響,部分行業低迷失業人員增加,斷了收入連養家糊口都成問題,沒有剩余閑錢繳納養老保險該咋辦?相關部門給出了可以延期緩繳的辦法,如果您在2022年底前對繳納本年度養老保險有困難,可以延遲到2023年年底前繳納。這給手頭經濟緊張的靈活就業人員吃了定心丸。
如此一來,精明的市民算賬核計,把本該在2022年繳納的養老保險費,推遲到2023年再繳納,可以無形之中白賺一年的理財收入,打個時間差能掙不少錢:最低檔養老保險費8515元,購買低風險穩健金融5%年化收益一年,可額外拿到426元的收入;如果是最高檔養老保險費4.26萬元,采取上述相同的金融策略,則能額外拿到2100多元的收入,相當于多收入一個月的工資。
其實,這種算賬非常準確。但管理部門早猜到了有些人打起的這番心思。特別指出,如果您延遲到2023年繳納2022年度的養老保險費,雖然認定正常繳費不欠繳,但要求按2023年度的養老保險費標準繳納才算數,不能就2022年度確定的養老保險費標準繳納了。
常理估算,每年的社會平均工資都是逐年增長的,養老保險費繳納基數也是逐漸周遞增的,閑錢放一年的理財收入,恐怕還不及養老保險的年度遞增幅度。所以,延緩繳納養老保險,意味著比按時繳納要多掏錢。
因此,奉勸大家有能力還是在本年度繳納養老保險劃算,如果手頭經濟緊張沒錢,那么只能是拖延到明年,有了緩交政策起碼能認定連續繳費,不斷繳這個很關鍵。
本文標題:山西公布2022年養老保險可延繳,打時間差掙收入,細算賬并不劃算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39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