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快到退休年齡了,作為農民的他們,沒有繳納職工保險,退休后沒有退休金可以領取。前些年開始繳納的城鄉養老保險也沒有繳納滿15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一直在考慮怎樣為他們的養老金做規劃,最終還是選擇在辦理退休時一次性補繳15年的城鄉養老保險。
我們當地城鄉養老保險每年繳費檔次有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和4000元總共13個檔次,而父母目前的繳費是選擇的每年交200元的最低檔。按照當地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個月可以領105元基礎養老金,而個人賬戶中的錢按照139個月來平均領取,算下來一個月總共也就100多塊錢,顯然這點錢肯定是不夠維持養老基礎生活的。
由于養老保險沒有繳納足夠15年的時間,所以在辦理退休時政策允許進行一次性補繳不足年份的養老保險,補繳時也可以重新選擇自己補繳什么檔次。目前繳納的兩三年最低檔養老保險暫時忽略不計,如果按照當地最高檔進行補繳,一年4000元,15年總共需要補繳60000元的養老保險金。
按照個人賬戶中60000元的養老金,分為139個月進行領取,那一個月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就可以領到431.65元,當然還會有一些政府補助和集體補助,這里暫時就不做計算。再加上當地105元的基礎養老金,這樣一個月能領到的退休金就是536塊錢,一年就可以領6432塊錢。算下來差不多要9年的時間就可以把自己的繳納的60000塊錢領回來。
當然,由于各個地區的基礎養老金不一樣,所以每個月領到的錢就不一樣,比如有的經濟發達城市基礎養老金就高達1000多塊錢,算下來3年左右就能領回本。目前我國的平均壽命大概在78歲左右,以這個壽命來算,直到離開人世時,就可以多領到除本金外9年左右的養老金。
并且養老金每年都在漲,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往后能領到的養老金就越多,再加上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越來越好,人均壽命也在一直增加,所以,個人覺得一次性補繳幾萬塊錢還是一個非常劃算的選擇。
一個月500多塊錢的養老金作為養老生活開支,其實還是不夠的,應該還要補充一些其他養老規劃來填補這部分缺口,比如商業養老產品、銀行理財等。但是我大概看了幾家保險公司推出的養老產品,收益都不高。因為我自己學習了理財和投資知識,市場中可供我選擇的投資品種非常豐富,跑贏商業養老保險的收益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就我而言不會選擇配置商業養老產品。
商業養老保險也不是沒有優點,假如有的朋友不會投資,而這些商業養老產品又是一種可預期收益的產品,大家心里很清楚到什么時候自己就能領到多少錢,規劃起來也就比較簡單省心,總之,因人而異。
上期文章:城鄉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劃算嗎?
本文標題:城鄉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劃算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38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