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壽命的延長,最新年齡劃分如上圖。
幸福感下降應該是大部分中年人不開心的原因,曉松把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分為三點和大家分享:
健康因素:
21世紀的人因為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大多是帶病生活,而且各種疾病的病發年齡在逐年降低。尤其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近乎大眾化,前些天從單位同事口中聽說了一個新名詞——50肩既80%50歲的人都會有肩周炎。
健康問題最明顯的害處就是影響睡眠質量,長時間睡眠不足又會造成精神衰弱和情緒低落,繼而影響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經濟因素:
因為技能、學歷、運氣、社交、資源背景等原因感覺懷才不遇,感覺沒有提升空間,感覺有失業危機。
因為年輕時的收支規劃問題,自己儲蓄微薄或是沒有存款,對未來憂心忡忡。
中年人在工作中的職位和收入基本已經定型,無意外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動。假設有如失業、降薪等變故發生,那將不是壓力的問題而是噩夢。如果有房貸、車貸尚未還清恐怕自己連不開心的時間都不會有,因為必須馬上想辦法去掙錢。
情感因素:
數十年的相處讓夫妻間因熟悉而話語減少,夫妻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兒女有了自己的家庭,再加上工作繁忙與父母接觸減少;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可能需要自己護理。
生活壓力和情感缺失,讓中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下降。
除了上述因素,曉松覺得大部分不開心及幸福感下降,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如家庭經濟困難,有家人需要特殊照顧等,最直接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
以我為例:
我今年46歲,工作和收入暫時穩定,無車貸無房貸,離異,一個兒子今年剛剛高考結束屬于藝考生。
我壓力的主要來源于:
第一,自己的健康問題
第二,擔心自己一無學歷二無一技之長,怕被降薪
第三,贍養父母
第四,資助兒子
第五,自己的養老問題
上述5點壓力形成的根本原因——自己年輕時的失責和毫無人生規劃,在自己25歲時沉迷于網游,自己每天的行程上班→網吧→回家→上班→網吧→回家。
每天在網吧的時間都在6至10個小時,有時還會在網吧通宵,后來隨著手游的興起,網吧慢慢淡出,但自己對網游的熱衷程度未降。
直到40歲,兒子上輔導班需要繳費自己拿不出錢來時,才意識到再如此下去,我的人生會毀在自己手中。
我想學習提高,想在工作上更進一步,可是只有高中學歷的自己根本卷不過單位那些985和211的大學生。想起自己2001年剛剛參加工作時,有很多培訓機會,但為了游戲公會全被自己找各種理由拒絕。
因為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和低頭看手機,再加上長期養成不良生活習慣及缺乏鍛煉,如前列腺、頸椎,腰椎,腸胃等問題都開始在自己身體上顯現出來。
不論自己對中國的教育模式多么的不滿,都無法改變兒子必須上輔導班的實際情況(自己在網吧的花費足夠交兒子輔導班的錢)。
唯一讓自己壓力緩解一點的就是父母都有養老金和醫保,但父母將來想要入住比較高端的養老機構,還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日趨嚴重,自己未來養老大概率要靠自己。以目前時代發展的狀況將來他能養好自己就實屬不易。未來養老問題需要我們每一個70后,80后以及再往后的人自立終老。
也許你有著和我一樣的問題,也許你比我過的好,也許你過的不如我,無論怎樣我們都必須找出問題的根源,并努力找到答案解決問題。
人到中年,居安思危,提高學習,二次創業,當你感覺到年輕的自己時就是開心歸來之日。
人到中年不一定大富大貴,只希望自己能夠輕松無壓的生活,這是大多數中老年人的想法和理念。
輕松無壓很簡單的四個字,卻需要用前半生的努力才能換來后半生的相對無憂無慮。
如果你還年輕,請規劃好人生,避免中年危機和養老危機的出現。
如果你已近中年,請重新審視自己身上的亮點,也許你還有機會避免晚年危機。
感謝閱讀,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點贊、收藏、曉松會與您分享更多關于身心健康、養老理財、養老規劃的話題。同時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探討。
本文標題:人到中年,感覺活得越來越不開心,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存在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27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