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全國31省市區已經全部公布了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多數地區已經將1月份以來上漲的養老金核算補發到賬,從8月份開始,將按照上漲后的養老金發放。不少退休人員分享了自己上漲養老金的喜悅,大家也開始紛紛討論各自上漲了多少養老金。
有人說,今年養老金上漲4%,6000元的上漲240元,3000元的上漲了120元,所以養老金6000元和3000元的退休人員上漲金額相差2倍嗎?我們首先介紹今年養老金的調整辦法,再舉兩個例子為大家計算看看相差多少。
從各地公布的調整方案來看,養老金調整并不是簡單粗暴地直接用收入乘以漲幅,而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個步驟綜合測算的,退休人員上漲多少養老金和所處地區、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年齡等因素都有關系。比如李爺爺定額調整60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40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30元,高齡傾斜調整40元,則李爺爺一共上漲了170元。下面,我們具體來看各調整方式如何影響上漲錢數。
第一、定額調整惠及所有參與調整的退休人員。定額調整是給同一地區參與調整的所有退休人員按照同一標準調整,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繳費年限、年齡等因素沒有關系,能夠陽光普照式地惠及所有退休人員,起到兜底的作用,退休人員至少也能上漲定額調整的錢數。因此定額調整越高,越有利于非高齡老人和繳費年限較短、基礎養老金水平較低的退休人員。
第二、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今年養老金調整31個省市區均采取雙掛鉤調整,分別掛鉤繳費年限和基礎養老金調整,掛鉤繳費年限體現長繳多得,意在給在職時工齡長、視同繳費年限多、實際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多漲,同時,以此鼓勵目前年輕的、在職的參保人提早參保、連續參保、延遲退休。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體現多繳多得,意在給在職時多繳費,退休后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多漲養老金,同時,鼓勵目前在職的參保人提高繳費檔次,多繳費。掛鉤調整部分都是為了更好的保持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第三、傾斜調整體現養老金調整的重點關懷。養老金發放對象是退休的年老的人們,人到老年,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正是需要照顧、關懷的時候。所以養老金調整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設置了高齡傾斜、艱苦邊遠地區傾斜和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傾斜調整等方式,給予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額外傾斜照顧,十分暖心,體現了國家對這部分退休人員的關懷。
養老金6000元和3000元上漲金額相差2倍嗎?我們以今年安徽省的調整方案為例舉例計算。安徽省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9元;掛鉤繳費年限掛鉤部分,繳費年限15年及以內的,增加32元,16年及以上的,每滿1年增加2.1元;掛鉤養老金水平調整部分,按照2021年12月基本養老金的0.5%上漲;高齡傾斜調整部分,截止2021年12月31日,年滿70-7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元,年滿80-89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年滿9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0元。
由于養老金水平只是影響上漲多少的一個因素,還需要假設出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和年齡。我們假設安徽省的老李和老張基礎養老金分別為6000元和3000元,老李繳費年限40年,老張繳費年限25年,兩人都是65歲,不享受傾斜調整。那么,老李和老張上漲的養老金分別如下:
老李:定額調整39元;掛鉤繳費年限32+25×2.1=84.5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6000×0.5%=30元。老李一共上漲了153.5元。
老張:定額調整39元;掛鉤繳費年限調整32+10×2.1=53元;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3000×0.5%=15元。老張一共上漲了107元。
對比不難看出基礎養老金分別為6000元和3000元的老李和老張養老金相差2倍,但上漲金額僅相差46.5元,上漲金額相差1.43倍。所以,養老金6000元和3000元,上漲金額并不是相差2倍,而是和個人的養老金水平、繳費年限、年齡等因素有關的。
本文標題:2022年養老金上漲4%,6000元和3000元上漲金額相差2倍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25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