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是大多數退休人員唯一的收入來源,養老金的多少決定了他們的老年生活質量,好在從2005年以來,我國的職工養老金已經連續18年調整,不少退休時間較早的退休人員已經上漲到比較可觀的水平。今年七月份,養老金調整也如期完成,退休人員們紛紛討論各自上漲了多少錢,按照目前的調整辦法,退休人員漲錢有多有少,工齡長的漲錢不一定多,工齡短的漲錢不一定少,所以有人提出,今后養老金調整按工齡上漲,每一年漲10元,可行嗎?
不少人認為,工齡反映了在崗位上工作的年限,工齡的長短對應的是為國家做出了多少貢獻,所以按照工齡調整養老金,比較公平。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按照工齡調整養老金還是太片面了,只看到工齡的價值,沒有兼顧到不同類別的退休人員。所以,按照工齡調整養老金,每一年漲10元,是不可行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第一,工齡并不完全代表所作貢獻的多少。如果我們理性分析,會發現工齡只能說明在工作崗位上的年限,但并不完全代表所作貢獻的多少,一方面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不同,有的人在崗位上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工作十分辛苦,做的工作也是無人能夠代替,對國家的貢獻更是不可估量的;有的人工齡雖長,但工作輕松,貢獻也相對較少。另一方面,有的工齡短的退休人員并非自己不愿延長工齡,而是由于一些客觀原因,比如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人員、病退人員、下崗工人等群體,工齡過短,如果養老金調整只看工齡,對他們則是不公平的。所以工齡和養老金調整雖然有一定關系,但不應該作為唯一的依據。
第二,養老金調整按工齡上漲,每一年漲10元,超過了總體漲幅,社保基金難以負擔。就拿今年養老金調整來說,國家規定的總體漲幅是4%,按照平均養老金3330元計算,人均上漲水平為133元。若按照工齡上漲,每一年漲10元,那么15年工齡漲150元,30年工齡漲300元,40年工齡漲400元,我國職工養老金領取條件要求繳費年限至少15年,也就是多數退休人員工齡是比較長的,至少也有15年,那么人均上漲水平將遠超133元,超過了總體漲幅,社保基金難以負擔。
第三,忽略了多繳多得的激勵原則,將無人愿意提高繳費檔次,多繳費。養老金調整不僅要顧及到繳費年限長、工齡長的退休人員,還要照顧到年輕時繳費檔次高,繳費多的群體,所以今年各地均采取掛鉤繳費年限和基礎養老金雙掛鉤的方式調整養老金,這有利于鼓勵現在在職的參保人員提高繳費檔次,多繳費,以此增加養老基金收入,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如果只按照工齡調整,則忽略了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既然只按工齡調整,交多交少都一樣,恐怕久而久之,就無人愿意多繳費了,這樣一來,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將受到極大影響。
第四,沒有體現養老金調整的重點關懷。按照目前的調整辦法,養老金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進行的,漲錢的多少和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年齡等因素有關。其中傾斜調整是向高齡老人、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等傾斜照顧,體現了養老金調整的重點關懷,十分暖心。
如果只按照工齡調整,則沒有這一重點關懷了,使養老金調整失去了溫度,和養老金本身存在的意義。
綜上所述,養老金調整不能只按工齡上漲,每一年漲10元,而應該通過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三步走的方式照顧到更多退休人員,力爭最大限度保障公平和效率,以及養老金調整的重點關懷,使養老金調整成為有溫度的一項工作。
本文標題:養老金調整按工齡上漲,每一年漲10元,可行嗎?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19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