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養老金調整落幕后,屬于去年及以前退休的人,可以參加今年的調整,現在有的已經領到補發的養老金,比如最近,山西省人社廳就宣布了,調整后的養老金已全部發放到位,惠及292萬人的好消息。但部分今年剛退休的人,只能眼巴巴等著明年的養老金調整。因此,對于明年養老金是否還能繼續上漲,同樣受到很多人的關心。
我認為養老金保持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保證養老金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有投資回報,才會有更多人繼續投資一項產品,養老保險也一樣,我國到今年第二季度,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經達到10.4億,第七次人口普查時,我國人口突破14億,可見參保群體是龐大的。這么多人參保繳費,就是為了退休后,不用辛苦工作也能有錢維持基本生活,才在退休前拿出工資的一部分,堅持繳費的,要保持日后能繼續發放養老金,需要有源源不斷的參保新生力量加入,只有讓大家繼續看到參保的投資回報,他們才能信任基本養老保險。
其次,物價和工資。2021~2022年,31省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達到2.5%。《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明確過,養老金會根據物價和工資調整,物價都上漲到2.5%了,收入也應該跟著上調才合理,并且要體現公平性,未退休的人漲了工資,退休人員自然需要上漲養老金,才能讓各年齡段的人滿意。
養老金能夠繼續調整,可能是毫無疑問的,更多人的擔憂其實是在于明年到底能上漲多少。因為目前我國養老金已經連續兩年在下降了,自從2021年松綁調控后,到今年已經下降了1%,加上有2016~2018年連續3年下降養老金的前車之鑒,網友對于明年養老金到底上漲4%還是上漲3.5%爭議不下。從現有的3個信號來看,相比繼續下降,我覺得保持4%的概率相對更大:
第一,養老金結余已經由負增長轉正為什么2021年和2022年會連續降低養老金的上漲幅度,很多人不理解的問題主要在于,2021年和2022年的經濟環境非常不同。眾所周知,養老金調整的范圍對上一年度及以前的退休人員,要考慮以及經濟,收入等情況。2020年全球性疫情波及我國,導致全國多地封控,經濟下滑,2021年養老金調整上,才開始從5%下降到4.5%。但經過一年的時間,多行業復工復產情況良好,按理說,2022年應該恢復到原5%的調整水平。
但事實卻是繼續走下坡,又在4.5%的基礎上下調了0.5%,很多人只看到經濟恢復,沒有注意到養老金結余,2021年降低養老金的調整幅度,還有一個原因是2020年的三項社?;鸪霈F了罕見的支大于收,并且累計結余也出現負增長,低于2019年的水平,2021年雖然恢復收大于支,但2021年年底的累計結余仍然低于2019年,2022年調整和發放的養老金,是以2021年養老金的收益和結余來看的,所以,2022年只能繼續下降養老金上漲幅度,保障長效發放和上調。
從2022年人社部的數據來看,由于第二季度未披露結余情況,從第一季度看的話,結余已經達到7.18萬億,超過了2019年6.85萬億的水平,如果能保持正增長到年底,明年養老金即使不能恢復到5%,保持4%不降低也是很有希望的。
第二,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峻,退休老人消費主力屬性更明顯今年最大退休潮的論點,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機構表示,從現在開始至未來10年間,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群體持續進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萬人的速度退休。60后,70后,在2022年~2035年將大批退休,面對更多人要領養老金,說明退休老人的隊伍在加速壯大。年輕勞動與老年人的比例上,參考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結果,第六次普查時15~59歲的人口占總人數的70.14%,60歲及以上占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占比8.87%;而第七次人口普查時,中青年勞動力占比跌至63.35%,老年人占比上漲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已經達到13.5%,預示著我國將邁入重度老齡化社會。
本身養老金發放就是在依賴年輕人交社保給退休人員發錢,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說明不再工作,坐等領錢養老金的隊伍越來越大,年輕人減少了,社會消費主力向老年人傾斜,為了刺激老年人消費,為社會經濟做貢獻,對他們來說,提高收入將是刺激消費的有效辦法。
第三,吸引參保人堅持繳費人社部十四五規劃中,要求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覆蓋率要在2025年時,從91%提高到95%,養老金上調的基礎上,還需要讓大家看到養老金收益的良性增長,繼續降低上漲幅度,一些堅持繳費的人會感到失望;屬于還未的參保的人,可能會傾向于不交,或繳納商業人壽保險。養老金的收支上,做主要貢獻的是中高收入群體,因為養老金在退休核算時,是按照養老金計發基數的,與社平工資差不多,很多中高收入者的月工資已經高于社平工資,但低收入人員卻是低于這個水平,但仍然可以按照這個標準核算養老金,說明他們與中高收入人員相比,已經得到了傾斜照顧。為了促進中高收入者多繳費,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投資回報的收益增長,明年養老金調整上,漲幅下降可能將是弊大于利。
如果養老金上漲幅度明年真的能保持4%,今年參加養老金調整后,每月增加200元,明年能夠漲多少錢呢?
首先,很多人以為是按照月養老金直接乘以總上調幅度,那么以2021年平均養老金為例,月標準是2987元,加上200元后就是3187元,如果按照4%調整,明年應當是加發127.48元。其實這是錯誤的算法,因為4%只是一個總的調整范圍,實際具體到每個省份的調整方案上,還包含定額、掛鉤和傾斜調整,所以,不可能直接增加127。48元。
其次,今年能加發200元,明年調整上,也只是在掛鉤調整上有優勢,因為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性,不管你的月收入、繳費年限、調整前的年齡是多少,上年度調整后加發了多少錢等等,都沒有關系,只要符合參加養老金調整的資格,就能在這一項加發養老金。
高齡傾斜,顧名思義就是對達到高齡標準后才能參加調整,參考的是退休人員的年齡,而不是收入。
掛鉤調整上,也要分情況來看,因為今年全國都是按照雙掛鉤的調整辦法,就連去年單獨改革為單掛鉤的上海也在今年恢復原調整方式。
其中,一個是按照繳費年限調整,這項看的是從參保到退休前的累計繳費時間,
另一項才是根據月養老金作為基礎進行掛鉤上調的。但這里,全國有一個地方不同,就是北京,不是按照百分比,而是固定一個數字調整的。
其余基本都是按照百分比調整的,要看具體掛鉤調整的比例才能確定,但能多漲200元,說明月養老金標準提高了,再乘以百分比后,相比今年的加發水平,明年將要更高。如果明年總調整幅度不變,部分省份的掛鉤調整比例可能也會保持,以今年調整最高的海南省為例,上調比例是2.32%,如果明年不變,按照:(2987+200)×2.32%≈74元。相比按照2987元調整,要多漲近5元,說明還是月養老金基礎越高,上漲的部分也會越多。
往期文章:獨生子女家庭注意!4大福利更好保障相關權益,你都享受到了沒?
本文標題:2023年上調養老金,漲幅是4%還是3.5%?今年加發200明年漲多少?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22133.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