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能終端產品和熱線呼叫中心為紐帶,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是目前為止,智慧養老行業的最佳選擇;智慧養老產業是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創新和產品優化,提升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能力,滿足廣大老年人、家庭和社區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養老服務需求;智慧養老平臺主要由政府監督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政府負責對老年人的基本信息進行監督,對于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然后通過數據的實時監控進行跟蹤,不斷完善信息服務質量,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實現對老年人的動態管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本文閱讀重點關于智慧養老市場前景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湖北智慧養老市場分析論壇進行解釋,如果能解決您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噢!
本文目錄: 1、智慧養老市場前景 2、湖北智慧養老市場分析論壇 3、智慧養老市場預測 4、湖南智慧養老智慧養老市場前景
智慧養老市場前景分析
一、智慧養老市場發展概況
智慧養老產業是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創新和產品優化,提升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能力,滿足廣大老年人、家庭和社區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養老服務需求。
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業”的總體要求。2015年9月,民政部發布《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
二、智慧養老市場需求分析
1、技術、市場需求分析
目前,我國智慧養老產業需求旺盛,但面臨著市場供給不足、產業發展不成熟、創新能力不強、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
近年來,智慧養老產業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發展較為成熟的智慧養老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逐漸形成智慧養老產業生態體系。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指出要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更好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
《十三五規劃》強調,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規劃布局10個左右高水平的銀發經濟產業園區。
智慧養老是未來養老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老年人口數量較多,智慧養老產業將朝著智慧養老產業化方向發展。智慧養老解決方案有哪些?
第一、智能化的醫療、養老信息化解決方案
醫養結合、居家養老是當今社會養老服務發展的一種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在社區內提供智能化、信息化、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通過物聯網技術、遠程醫療等智能化手段的運用,將有力地推動養老服務模式升級。
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的方式,目前主要以社區為基本單元,逐步整合政府、醫療、養老、金融、教育等多方面的服務資源,建立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滿足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養老服務不僅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而且需要新科技的支撐,養老服務的對象人群包括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貧困老人、失智老人、重度殘疾人、貧困老人等,亟需各種應用場景的支撐。
湖北智慧養老市場分析論壇湖北智慧養老市場分析論壇在武漢舉行
8月16日,中國信息協會網站發布《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從14.9萬億元增長至21.4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10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5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由14.9萬億元增長至17.9萬億元,2019年達到38.3萬億元。
《報告》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龐大,預計2020年將突破3億人,2033年將突破4億人。
隨著智慧養老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發展空間廣闊,預計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報告》預測,我國2025年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人,2053年老年人口將達到4.87億人。
為了解決養老難題,我國政府連續多年推行醫養結合,并于2020年正式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2019年12月底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2019年3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時間既是時間窗口,又是過程節點。
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支持社會力量利用自有土地或設施舉辦養老機構,積極開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加快發展農村互助式養老服務,讓老年人不離開鄉土、不離開親情、不離開鄉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養老服務。
2020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提出到2020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8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到2025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
如何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加強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重點解決城市中心城區優質養老機構和農村地區優質養老機構數量短缺的問題。
智慧養老市場預測智慧養老市場預測分析報告
一、養老市場預測分析報告
智慧養老市場預測分析報告
通過對對2015-2017年左右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的預測,預計到2020年,中國養老市場規模將達到2.98萬億元,2030年將達到22.3萬億元。
2017年-2030年中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及預測(1)
數據來源:CRIC康養產業數據庫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根據測算,到203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0.2億,占總人口的34.9%,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養老產業的發展,對于我國養老產業的整體發展都會產生重要影響。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產業。政府的支持及大力支持下,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壯大,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2.3萬億元。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測算
數據來源:CRIC康養產業數據庫
智慧養老是傳統養老方式的升級,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智能終端產品和熱線呼叫中心為紐帶,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是目前為止,智慧養老行業的最佳選擇。
養老產業不應該只是政府的事,它應該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要想養老產業發展得好,必須找到好的模式,讓老人在家門口、在社區里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
為老服務“智能”化、信息化
根據現行的《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為了方便老年人養老,不少地方加大了扶持力度,比如北京市以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為平臺,為社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急、助醫等服務。這種“連鎖化、品牌化、規模化”的運營模式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是目前該模式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由于北京市的養老服務發展還不均衡,難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北京市政府近日印發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北京市政府將著力打造“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將通過扶持政策、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服務質量監管、考核機制等,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促進養老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發展。
湖南智慧養老湖南智慧養老產業高峰論壇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康泰集團 俞強
“智慧養老”是指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搭建“智慧養老網絡平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
“智慧養老”,指利用各種傳感器技術,整合養老信息、醫療保健、個人護理、保健康復、健身娛樂、精神慰藉、信息交互等服務,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養老服務的養老模式。
“智慧養老”是指運用各種智能技術和信息化手段,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
“智慧養老”和“互聯網+”是未來養老服務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福利院是“養老+互聯網”的典型示范
“智慧養老”和“互聯網+”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的養老服務模式。它可以有效的克服傳統的養老服務方式的缺陷,充分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通過建立網上服務平臺、電話服務平臺,開展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使老年人在自己家中即可獲得相應的服務,政府和社會的有效配合,使得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質量提高。
二、智慧養老平臺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服務以信息服務為基礎,以整合各類社會服務資源為核心,以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基本醫療、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需求為目的,通過一系列手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老年人過上幸福的生活,有求必應,有尊必良。智慧養老平臺為政府及社會提供“互聯網+智慧養老”信息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安全監護等個性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智慧養老平臺主要由政府監督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政府負責對老年人的基本信息進行監督,對于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然后通過數據的實時監控進行跟蹤,不斷完善信息服務質量,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實現對老年人的動態管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本文標題:湖北智慧養老市場分析論壇,智慧養老市場前景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2887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