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譚琰建議:多措并舉提升養老護理從業人員職業成就
時間:2022-10-23 22:16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老有所養是一個大眾關注的社會命題。讓更多老年人享有專業化護理,是實現老有所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年輕的面孔走入養老護理行業,養老護理員這個職業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市人大代表、民建雨花區工委副主委、雨花區砂子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譚琰認為,與日趨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相比,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存在缺口較大、專業技能不高的窘境,應多措并舉提升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的收入待遇和職業成就感,讓養老護理員這一職業叫好又叫座。現狀:養老護理員隊伍缺口較大目前,長沙全市常住人口1004.79萬,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154.03萬,占比15.33%。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98家(其中公辦106家、民辦92家),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40家(城市389家、農村651家),床位4.8萬余張。譚琰分析,按國際慣常的3∶1的人員配備標準,長沙養老服務人才的供給與需求處于嚴重失衡的狀況,已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更少。在全市目前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中,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專業技能人員,均與養老服務需求有較大差距。除了數量上的缺口,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還存在專業化程度低、年齡偏高、隊伍不夠穩定等問題。困境:需求不斷增長,人才不斷流失一邊是社會日趨增長的巨大需求,一邊卻是專業養老護理人才的不斷流失。譚琰介紹,有數據顯示,養老服務類專業學生畢業后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的比例不高,到崗第一年的流失率達到30%,第二年達到50%,第三年達到70%甚至更高。而目前養老機構的一線護理員中,以40歲至50歲的女性為主要群體,這一群體也常因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選擇轉行。他指出,由于社會對養老護理員職業的認同感不強,加之崗位薪酬偏低等因素,雖然目前開設養老服務專業的院校不斷增加,但是招生名額設置不多,不少學生和家長對該專業興趣不高,從而使養老服務職業始終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建議:多措并舉提升職業成就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讓更多具有專業技能的養老護理員留得住、留得久。譚琰建議,應通過建立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專項基金、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將養老護理員崗位納入社會公益性崗位等舉措,多措并舉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收入待遇。他還建議,應加強對養老服務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打造政+校+企+社四位一體的培養主體;同步開展養老護理行業社會培訓與學歷教育,積極實施養老服務專業百千萬工程。他還特別呼吁,應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加強對養老護理員的人文關懷,增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成就感。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市人大代表譚琰建議:多措并舉提升養老護理從業人員職業成就
本文出處:http://www.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967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