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考虑在骚乱时关闭微博
英国首相卡梅伦11日说,政府正研究今后发生骚乱时是否关闭微博客、社交网站或“黑莓信使”服务,或者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工具串联。
唐宁街10号的这次表态与其以往对网络监管的立场迥然不同。此前,英国政府是绝对网络自由的鼓吹者之一。不过,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内部有人怀疑这类措施是否可行。民权组织和反对党人士警告,这可能导致警方或网络运营商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且无助于化解矛盾。
将和运营商讨论合作
卡梅伦当天在议会下院紧急全体会议上说,骚乱者利用社交网站在全国范围串联,“所有看到这些可怕行为的人将会为他们如何利用社交网络组织而吃惊”。“信息自由流通可以用来做好事,但同样可以用来干坏事,”他告诉议员,“所以,我们正与警方、情报部门和业界合作,研究是否应当在我们知道有人策划暴力、骚乱和犯罪时,阻止他们通过这些社交网站和服务联络。”
卡梅伦稍后在议会辩论中说,内政大臣特雷莎·梅今后几周将会晤国内主要社交网站、微博客和黑莓手机生产商加拿大移动通信研究公司(RIM)的代表,讨论社交网络在骚乱时的责任和义务。
社交网络有两面性
联合政府内部对关闭社交网络服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以及是否会影响公民正常行使权利有疑虑。非政府组织“开放权利团体”主管吉姆·基尔洛克认为,政府需要说明,谁有权断定短信息或微博是否含煽动骚乱的内容。“如果不动用法律程序,那我们不久就会看到私营公司或警察滥用权力。”他说。
同任何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技术一样,社交网络有两面性。包括卡梅伦在内,不少英国政治人物是玩微博的老手。然而,骚乱发生最初几天内,卡梅伦等人在社交网络上“格外沉默”。另一方面,骚乱中,微博客、社交网站等同样成为警方发布预警的平台。英国民众利用这些社交网络通知网友避开骚乱地点,在骚乱逐渐平息后组织人们清扫街道。
在今年年初的西亚北非社会动荡中,社交网站、手机等通信工具发挥了微妙的作用,相关国家因此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进行管理。当时,卡梅伦极力抨击这种做法,称“我们要保持网络信息的自由流动,不论我们对(网帖)内容的态度是什么。”新华社昨日评论称,为什么有些西方政治人物一方面对其他国家的网络监管不加分析横加指责,另一方面又常常认为在自己的土地上对网络“不管不行”?